新媽媽產(chǎn)后開奶期喂奶的8個誤區(qū)

2016-04-18 母乳喂養(yǎng) 954人瀏覽

寶寶誕生的會讓新媽媽開心,但產(chǎn)后第一件重要事就是給寶寶喂奶,在喂奶之前需要開奶,而開奶的疼痛并不低于生產(chǎn)。開奶之后,媽媽可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奶水不足,看著寶寶餓卻又吃不到奶,媽媽們也只能干著急。其實母乳喂奶是有方法可循的,下面跟隨一起看看新媽媽產(chǎn)后喂奶應(yīng)避免的8個誤區(qū)吧!

誤區(qū)1:乳房沒有脹感說明沒有奶水

其實乳房的脹感和乳汁的分泌多少沒有直接的關(guān)系。新媽媽生產(chǎn)后乳房會明顯變大,皮膚也變緊,表面靜脈出現(xiàn)擴張、充血,有的媽媽會感覺到脹感,但這并不表示奶水多,而是充血引起的,充血為乳汁分泌提供豐富的原料,在聚奶時乳房會出現(xiàn)脹痛感。

孕婦從懷孕末期乳腺管以及周圍組織慢慢膨脹,就幵始形成初乳,當胎盤分娩后,乳汁分泌激素增加,刺激乳汁的產(chǎn)生,通常情況下在產(chǎn)后第3-4天達到最高點。

新媽媽在產(chǎn)后第一天不會感覺脹,如果擠壓乳頭有奶水溢出,說明泌乳正常,可以開始哺乳。第一次喂哺,寶寶可能只吸5-6口才咽一次,慢慢會吸1-2口咽一次,只要喂奶時能聽見寶寶的吞咽聲,說明寶貝可以吸到奶水。只要新媽媽從第一天開始母乳喂養(yǎng),就不會出現(xiàn)脹奶的現(xiàn)象。

誤區(qū)2:新媽媽奶水不足時給寶寶喝配方奶

如果過早的給寶寶添加配方奶,就會影響母乳喂養(yǎng)。寶寶剛出生幾天,媽媽的奶水量不會很多,但是寶寶這時也并不需要太多奶水,寶貝在第一天只需要10ml母乳,第二天只需要30ml。第三天需求量才開始上升,這個時候媽媽的泌乳量也會增加。

媽媽需要每天讓寶寶吸吮乳頭至少8-12次,這樣可以不停刺激媽媽的泌乳系統(tǒng)。如果給寶寶喝配方奶,寶貝吃母乳的次數(shù)越來減少,每次也吃不完,這時候媽媽的泌乳會變得越來越少。

誤區(qū)3:為了讓媽媽休息好,在生產(chǎn)完24小時后再哺乳。

其實在生產(chǎn)后的半小時內(nèi),只要媽媽身體允許,就可以開始喂奶。

為了加速媽咪身體的恢復(fù),也為了保證哺乳成功,一定要盡早哺乳。產(chǎn)后媽咪乳汁分泌量的多少,除了與乳腺發(fā)育的狀況有關(guān)外,還主要受下丘腦垂體的調(diào)節(jié)。寶貝吮吸乳頭,可以刺激垂體釋放泌乳素,促進乳腺分泌乳汁;又可以刺激垂體釋放催產(chǎn)素,從而刺激乳腺及腺管的肌上皮細胞收縮,促使乳汁輸向乳管竇。寶貝發(fā)現(xiàn)通過吮吸能夠吃到乳汁,就會繼續(xù)努力吸吮,形成良性循環(huán)。

如果生產(chǎn)后不早些喂奶,垂體得不到刺激,泌乳素分泌減少,時間長了,即使寶貝再吮乳頭,垂體也沒反應(yīng),導(dǎo)致回奶或者奶量很少,造成母乳喂養(yǎng)失敗,這是很可惜的。此外,吮吸乳頭刺激垂體釋放的催產(chǎn)素可以促使新媽咪的子宮收縮,減少媽咪產(chǎn)后出血,加速子宮恢復(fù)。

誤區(qū)4:第一次喂奶前,給寶寶喂點“開口茶”

醫(yī)學(xué)上證明新生兒不能喝"開口茶”。有些地方有一種習(xí)慣會讓新生兒在喝奶前喝中藥熬成的“幵口茶”。而幵口茶表示新生兒在世界上吃的第一口東西,一般會用中藥大黃、甘草分別煎湯而成,給寶貝先喂大黃湯,再后喂甘草湯,這表示“先苦后甜"。還有一種說法,先用大黃湯清理新生寶貝胃腸消化道的異物,再用甘草湯瀉新生寶貝的胎毒、胎火,以利后天生長。

但是中藥大黃味苦、性寒,可能會導(dǎo)致出現(xiàn)腹瀉,這樣會傷到寶寶的胃腸黏膜。而媽媽的初乳微黃、較稀薄,雖然看著像茶水,但是營養(yǎng)很豐富,初乳里含很多種抗體,這才是寶寶最好的“幵口茶”,所以一定不能浪費。

媽媽每次哺乳前的奶都很清淡稀薄,有的媽媽會先擠掉不讓寶寶吃,只讓寶寶吃后面濃稠的乳汁,其實應(yīng)該讓寶貝既吃到前奶又吃到后奶,這樣才可以獲得全面的營養(yǎng)。

誤區(qū)5:媽媽在每次喂奶中,乳汁成分也會隨之變化。而乳汁分為前奶與后奶,兩者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有所不同,都是寶寶需要的,不可以浪費。

“前奶”通常是指在喂奶時先吸出來的奶水,這奶水看起來很稀薄,里面水分比較多、還有很多蛋白質(zhì)與豐富的抗體。讓寶寶多吃前奶,就可以獲得身體所需要的水分與蛋白質(zhì),對于純母乳喂養(yǎng)的寶貝,在出生后4個月內(nèi)一般是不需要額外補充水份的。前奶里的抗體還可以降低寶寶出現(xiàn)腹瀉、呼吸道以及皮膚感染的幾率,還可以預(yù)防過敏出生。“后奶”看起來呈白色而且很濃稠,里面含有豐富的脂肪、乳糖以及其它營養(yǎng)元素。寶寶多吃后奶,可以茯得更多身體所需要的熱量,而且還會有飽腹感。所以,在哺乳期的時候,一定不能將前乳擠掉,也不能沒喂完一側(cè)奶又換另一側(cè)奶進行喂養(yǎng),應(yīng)該讓寶貝既吃到前奶又吃到后奶,這樣才可以獲得全面的營養(yǎng)。

誤區(qū)6:寶寶天生就會吃奶,不用在意喂奶姿勢與寶寶吃奶時的動作。

其實寶寶吃奶的姿勢以及口型是很重要的。首先,寶寶通常只會吸媽媽的乳頭,但這樣是吸不到奶的,因為奶水都在乳暈底下的乳竇里面,需要通過一定的擠壓才能把奶擠出。

所以,媽媽勻需要注意讓寶寶的小嘴巴含住乳暈的大部分,將乳暈下的乳房組織(包括儲存乳汁的乳竇部位)也需要含進口中。這樣在寶寶吸吮的時候,舌頭會自然將乳頭拉至硬腭,乳汁就會有節(jié)奏地被吸吮與擠壓的過程中吸出來。如果媽媽不注意寶寶吸吮的口型,會造成寶寶無效的吸乳,媽媽的乳汁不能順利被排空,這樣容易讓乳汁分泌慢慢減少,同時還會造成乳頭出現(xiàn)皸裂。

其次,媽媽還要注意正確的哺乳姿勢,要將寶寶的頭、脖子、身體呈一條直線,要讓胸貼胸、腹貼腹、下巴貼著乳房,這樣才可以保證讓寶寶有效的吸進乳汁。

誤區(qū)7:寶貝吃飽后會自動松開乳頭,沒松開表示沒吃飽。

媽媽需要控制每次喂奶的時間,每次喂奶不能超過20分鐘。正常寶寶的哺乳時間為每側(cè)乳房10分鐘左右,兩側(cè)加一起差不多2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哺乳的時間不能太長。

否則,寶寶可能會吸入比較多的空氣,這樣會容易引起嘔吐、溢奶、腹脹等不適癥狀。寶寶含乳頭的時候如果太長,容易讓媽媽的乳頭皮膚出現(xiàn)糜爛,還會養(yǎng)成寶寶吸吮乳頭的壞習(xí)慣。

從一側(cè)乳房喂奶10分鐘來看,在最初2分鐘里寶寶可以吃到總奶量為50%,最初4分鐘內(nèi)可吃到總奶量為80%-90%,在之后的6分鐘差不多吃不到多少奶了,但這6分鐘卻是不可缺少的。因為通過寶寶的吸吮,不但可以刺激母體催乳素的釋放,增加下一次的乳汁分泌量;而且從心理學(xué)角度來看,可以滿足寶貝在口欲期口唇吸吮的需求,增加媽媽與寶寶之間的感情。

媽媽一定要控制每次喂奶的時間,最好不超過20分鐘。寶貝口腔里面也有細菌,如果皸裂的乳頭長時間浸泡在寶寶的嘴里,細菌就會感染會破損的皮膚,從而會引發(fā)乳房出現(xiàn)感染。

誤區(qū)8:產(chǎn)后吸吮會引起媽媽出現(xiàn)子宮疼痛,影響子宮與傷口的恢復(fù)。

其實寶寶吸吮不但不會影響傷口的恢復(fù),還能幫助媽媽子宮的恢復(fù)。寶貝的吸吮不會讓媽媽減少子宮出血量,讓子宮收縮變快速度,減少產(chǎn)后感染的機會。所以,媽媽可以讓寶貝多多吸吮。

所以說,新媽媽在開始給寶寶喂奶的時候,一定要避免上述提到的幾個誤區(qū),要按照上述的建議進行母乳喂養(yǎng),這樣不但可以讓寶寶獲得身體所需的營養(yǎng),還有利于媽媽的身體恢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