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是啥呢?
課本告訴我們,任何溫度高于絕對零度的物體都會產(chǎn)生輻射。不幸的是,至今人們還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等于或者低于絕對零度的物體,所以我們的世界里充滿了輻射。
當然,輻射跟輻射不一樣,有些輻射威力大,能使原子電離,稱為電離輻射,比如阿爾法射線、貝塔射線、伽瑪射線還有X光。別小看這能讓原子電離的本事。由于生物體是由無數(shù)原子構成的,生物體的各種復雜生命活動都有賴于原子層面的穩(wěn)定,這些電離輻射可以直接殺滅或損傷細胞,或者改變了DNA的結構,造成遺傳上的影響,電離輻射且只有電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是顯著的。除此之外的輻射都是非電離輻射,從紅外線、可見光到各種無線電波。這些非電離輻射作用于生物體上最顯著的效應就是加熱,烤箱主要利用的紅外輻射,而微波爐則是微波輻射,在安全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被他們燒熟就好。
然而,長久以來,輻射危害只是跟醫(yī)院的X光機或是核電站這些“強力部門”有關,因為只有這些地方才會有可能出現(xiàn)大量的電離輻射。對于非電離輻射,除了防護一下紫外線,別曬太多太陽,別拿紫外燈當日光燈使,一向不是人們擔心的問題。
孕婦需要防輻射嗎?
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情況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在1988年6月出版的《美國工業(yè)醫(yī)學雜志》(Americ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Medicine)上,來自一家名叫Kaiser Permanente的非營利醫(yī)療組織的三位醫(yī)生發(fā)表了一篇名為《孕期女性使用視屏終端與流產(chǎn)和新生兒出生缺陷發(fā)生概率的關系》的文章。所謂視屏終端(VDT video display terminal)就是各種電腦和電視屏幕。這三位醫(yī)生在1981-1982年間統(tǒng)計了1583名來自美國北加州的孕婦的情況,發(fā)現(xiàn)在懷孕頭三個月每周使用VDT超過20小時的孕婦的流產(chǎn)率比不接觸VDT的孕婦高。這個研究成果在今天已經(jīng)演化成了許多版本,出現(xiàn)在各種“防輻射服”的產(chǎn)品宣傳里。但是這些宣傳材料無一例外的自動忽略了原文作者的一句話:“我們的研究結果并不能證明VDT產(chǎn)生的非電離輻射與流產(chǎn)率提高之間有直接聯(lián)系,較差的工作條件和較高的工作壓力也是可能的因素。”
迄今為止有關VDT和孕婦的最為廣泛引用的大規(guī)模研究發(fā)表于1991年3月的《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The New England Jounal of Medicine)。以特蕾莎•施奈爾(Teresa Schnorr)為首的科學家對2430名女接線員進行了四年的跟蹤,這些女性一半工作在顯示器前,一半不在。在這四年里,有730人出現(xiàn)了882次懷孕??茖W家們發(fā)現(xiàn),與不工作在顯示器前的女性相比,與顯示器打交道的女性接收到了較多的頻率為15KHz的甚低頻輻射,而其他輻射的情況則沒有區(qū)別。最終的結果是在顯示器前工作和不在顯示器前工作的兩組婦女在流產(chǎn)率上沒有明顯的不同;不管婦女每周在顯示器前工作多少小時,甚至整個孕期都這樣工作,調(diào)查研究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天然輻射“防不勝防”,也無須去防
與美國的情況相比,我國女性的生活中充滿各種VDT還要晚十多年,然而我們的輻射恐懼癥有過之而無不及。各種防輻射的秘籍充斥在生活的角角落落,比如著名的仙人球吸收輻射說,讓這種渾身是刺兒的植物成了辦公室里最常見的盆栽,但其實毫無用處。還有眾多的防輻射食譜,同樣沒有科學依據(jù)。諷刺的是,傳言是防輻射食品的香蕉非但不能減少你接受的電腦發(fā)出的非電離輻射,反而會微量的增加身體的電離輻射。
何以至此?前面我們說過,我們的世界里充滿了各種輻射,除了可見光、紅外線這些溫柔的家伙,電離輻射也廣泛存在。自然界中各種天然放射性物質(zhì)和宇宙射線帶給地球人每年大約是1-3個毫西弗的輻射劑量,相當于做十幾次胸片的輻射劑量。食物中也有放射性物質(zhì),其中最重要的是鉀。學中學化學時,我們近似使用的鉀原子量是39,這是因為自然界存在最多的鉀原子是鉀39。除此之外,鉀還有眾多的同位素,其中不乏不穩(wěn)定的放射性元素,比如鉀40。一個人身體里大約有30毫克的鉀40,而每吃一根香蕉,體內(nèi)將增加0.05毫克鉀40。如果你每天吃三根香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風雨無阻的話,它差不多將會給你帶來每年0.0004毫西弗的輻射劑量,大約相當于生活在燃煤火力發(fā)電廠附近,由于放射性煤煙帶來的輻射。當然了,吃香蕉帶來的輻射增量相比本底輻射是極其微小的,并不用擔心。
關于結論,比較科學的說法是:
1、目前沒有證據(jù)表明日常非電離輻射會導致孕婦流產(chǎn)率、胎兒畸形率的提高,也不會導致新生兒出生體重過低;
2、只有很微弱的證據(jù)表明某些日常非電離輻射與某些疾病的發(fā)病相關,但無法證明其因果關系;
3、日常生活中也存在一定量的天然電離輻射,但劑量在人體可接受范圍內(nèi),無需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