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著分娩(自己在家站著生孩子),“生孩子好可怕!”“當(dāng)媽媽不會失去自我嗎?”“我為什么要有小孩?”……此時此刻,“生孩子”對你來說,或許還是一場遙不可及的噩夢,“養(yǎng)孩子”在你聽來,也許像是一塊在自由之路上的絆腳石。你腦海中的“生育之旅”,被過來人的經(jīng)驗所填滿,你仿佛被卡在了一條幽暗、荊棘叢生的小路上,摸不著方向。
那何不換一個視角,去看看更廣闊世界中發(fā)生的趣事:你知道嗎?在馬來西亞,人們用椰子或雞蛋來決定孩子的性別;在坦桑尼亞,超過一半的孕婦會吃用黏土做成的盤子和碗;而在危地馬拉的瑪雅文明中,婦女會坐在丈夫大腿上生孩子……
這一切有趣的見聞都是來自于《生命的奇跡》,這是一本適合成人閱讀的“文化新知繪本”,由荷蘭知名文學(xué)作家洛特里·茲維格曼與比利時年輕插畫家薩沙弗拉斯·迪布恩合作繪著。繪本收錄了世界各地關(guān)于性交、受精、懷孕、分娩、養(yǎng)育孩子等階段的奇趣故事和冷知識。
書中從歷史、文化、科學(xué)等角度,以古靈精怪的插圖,形象地講解了寶寶的孕育全過程,并將人和動物進行了比較,討論了過去人們不曾了解的事物,帶領(lǐng)你用孩子般單純的眼睛,輕松看待“生育這件事”。
01、孩子從哪里來?
有無數(shù)的熊孩子問過媽媽,他是從哪里來的?當(dāng)然,每個媽媽的答案都不一樣。在書中,作者說,在過去,由于無法看到新生命的形成過程,人們往往會給出自己的解釋,不管這些解釋聽起來有多么怪誕,但實際上都是合乎邏輯的。
在書中,你會看到這些回答:“孩子是從甘藍里長出來的”、“孩子是從樹上摘下來的”、“從奧美里--柏美爾石上購買孩子”、“你是醫(yī)生帶來的,就裝在他的大箱子里”、“孩子是坐著嬰兒船來的”等等。
這些答案讓人大開眼界,原來外國人都是這樣跟孩子交代的,不過雖然離奇,卻能夠滿足孩子們當(dāng)下的好奇心,等他們真正長大,就明白了孩子究竟是從哪里來的。
02、嬰兒在子宮里是如何生長的?
在書中,作者詳細的介紹了嬰兒在子宮里是如何讓生長的,從最初沒有形狀的一團細胞,到慢慢分配任務(wù),長成骨頭、器官等,再慢慢長出大腦、肝臟、心臟、眼睛等等,從外星人到丑小鴨,一點一點的長成嬰兒的形狀。
然后從迷你小人到雜技演員,從間諜到吃貨,從瞌睡蟲到小人兒,終于要出來了。
作者在每一個時期,都用詼諧的語言描寫了胎兒發(fā)育的情況,讓讀者們在有趣的閱讀體驗中獲得科普知識。
03、如何把孩子生下來?
在書中,1880年代的法國,女人是站著生孩子的。在美國,孕婦是蹲著生孩子的。在尼日利亞豪撒族的孕婦是跪著生孩子,還有的女人坐在另一個女人腿上生孩子。
為了更好地生孩子,女人不僅要身體健康,還要心靈強大。如果心靈足夠強大,就不會驚慌失措。孕婦需要感受如何呼吸、何時用力。但是人在不孤獨的時候更容易變得強大。因此,世界各地的婦女都會在分娩時互相幫助,不論是通過語言鼓勵還是行為支持。
在這本童話般的孕育之書中,沒有任何主題是避諱的,比如生孩子時的破膜、大小便失禁,再到母乳喂養(yǎng)、嬰兒護理和取名字的意義,你會對聞所未聞的各色孕產(chǎn)文化和育兒經(jīng)驗感到驚嘆不已。
世界之大,每個國家每個種族都有不一樣的習(xí)俗與風(fēng)情,在生育這件事上,《生命的奇跡》這本書帶給我們?nèi)碌囊暯桥c知識,在快樂的閱讀體驗中,更加懂得感恩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