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媽媽在面對寶寶消化不良的時候,會因為著急而去找尋一些所謂的特效方子,卻不知道有很多這類的“偏方”,對身體消化系統(tǒng)還沒有成熟的寶寶來說,是并不適用的,而且有時候還會耽誤了正確治療。小寶寶消化不良,母乳寶寶腹瀉的話大致就兩種情況:
第一種,便便有粘液和泡沫,屬于乳糖不耐受,需要添加乳糖酶,看寶寶的情況能不能改善。有些寶寶可能便便稀,也多,但是體重身高的發(fā)育速度很正常,胃口好,精神好,那么其實到他四個月的時候,就會慢慢好起來的。如果寶寶除了便便有明顯的粘液之外,晚上也睡得不是太踏實,那就要考慮第二種情況,即寶寶對蛋白質過敏??赡苁菋寢屖匙V里特殊的食物蛋白,如牛奶、海鮮、堅果、豆類等,會由乳汁進入寶寶體內。
那么媽媽需要忌口,觀察一兩周,寶寶如果情況改善,說明是對食物蛋白過敏。如果還是沒有改善,那么就需要考慮是對母乳蛋白過敏,不過這個問題的發(fā)生比例是比較低的。這時候,就需要測試一下血常規(guī),特別是寶寶還曾出現(xiàn)濕疹的情況下,確定寶寶是否屬于過敏體質。同時,改換深度水解奶粉。母乳喂養(yǎng)前乳糖酶需要一直服用,可以添加益生菌?;旌衔桂B(yǎng)或是奶粉寶寶,出現(xiàn)蛋白過敏現(xiàn)象的,如果哺喂深度水解奶粉效果不好的,比如便便還是有臭雞蛋味道,睡眠不好,體重身高增長緩慢的,建議直接換成氨基酸奶粉,而且至少需要哺喂6個月以上。當寶寶長大一些,尤其是在添加輔食初期,也非常容易出現(xiàn)消化不良的問題。
除了對癥狀治療、添加益生菌,補充維生素D之外,如果寶寶出現(xiàn)濕疹、腹痛、腹瀉伴便血中的一種或多種,特別是濕疹反復出現(xiàn),媽媽還是要讓寶寶進行驗血查過敏體質。這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是說濕疹等情況就一定是過敏,但是過敏體質的寶寶一定會出現(xiàn)這些情況。如果是過敏體質,還要做食物激發(fā)試驗和回避試驗,尋找過敏原,看看是奶引發(fā)的過敏,還是其他食物引發(fā)的。假如是奶引發(fā)的過敏,需要更換為水解奶粉或氨基酸奶粉。如果是食物引發(fā)的,比如大麥,西紅柿等,就要在現(xiàn)在的輔食中回避這些高敏食物,并且在添加新輔食的時候,嚴格閱讀食物標簽,繼續(xù)回避寶寶過敏的食物。
文章來源m.smpcsolutions.com網(wǎng)站
寶寶出現(xiàn)了消化不良,補充維生素 AD 幫助鈣吸收,補充復合B調節(jié)胃腸功能之外,輔食的添加只能重新再慢慢來的,米粉、稠粥、根莖類蔬菜泥、蛋黃、動物肝泥、肉泥,可以按順序逐漸添加,一次不要吃的太多,食物做得精細一些。那么,
在寶寶消化不良后,哪些食物可以多吃呢?聽說山楂丸管用,可以給寶寶吃嗎?山楂屬于只消不補,脾胃虛弱的不能多食用。健康的人吃山楂也要適量,何況寶寶消化不良,常會帶有發(fā)燒、嘔吐、腹瀉等癥,生病體虛,并不適合吃山楂丸,效果不好。但還是建議服用益生菌,同時進行腹部按摩操。
消化不良的寶寶,飲食要特別注意,還在進行母乳的,媽媽可以吃小麥類食物和河魚,這類的刺激性不大。如果寶寶已經開始添加輔食,那生冷、油膩、糯米類的食物不要碰,小零食不要吃,把用餐時間和用餐量固定下來,讓胃腸在兩個用餐期間能得到休息和恢復。這時候可以吃的食物,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仍然是米粉,
已經添加一段時間輔食的寶寶,可以除了米粉之外,增加厚粥,蘿卜、南瓜,青菜,豆腐,蛋,白魚肉,新鮮水果可以食用。夏天可以多吃山藥、冬瓜、米仁等化濕健脾助消化的食物。
如果寶寶消化不良,胃口很差,出現(xiàn)厭食、不愛吃飯的情況,媽媽這時又該怎么辦呢?
寶寶厭食,在1歲內表現(xiàn)為拒奶,1到3歲通常表現(xiàn)為不肯吃米面、菜泥和魚肉等輔食,只肯吃奶粉。當寶寶出現(xiàn)厭食或厭奶問題,我們需要先找到原因,才能有對癥的方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排查:
1.如果寶寶出現(xiàn)發(fā)枯,驚跳,腹瀉次數(shù)多,體重不增等情況,可以靜脈血檢查微量元素,因為像鋅的代謝主要由腸道排出,腹瀉多了就容易缺鋅。不過補鋅不能補多了,每日補充4到8毫克即可,食補如增加蛋黃、瘦肉、魚肉動物肝臟等。這里需要注意,給寶寶吃醫(yī)院開的補鋅的藥,是不能超過2個月的,復查正常后就要及時停藥;
2.如果是消化道或其他疾病引起的,那么需要先進行積極治療;
3.可能寶寶正在服藥,引起胃腸反應,那么病好后及時停用藥物,添加益生菌;
4.活動量太少,大人成天抱著不離手,寶寶也沒有什么饑餓感覺,當然不愛吃飯。讓他多做戶外運動,多爬爬,多走動,增加運動量;
5.吃飯時候環(huán)境太嘈雜。寶寶關注的東西太多,他有太多新奇的事物想去了解,當然不專注吃飯。所以要固定吃飯的時間和地點,在飯點時,環(huán)境要安靜,讓寶寶專心吃飯;
6.花在寶寶餐飲上的時間和心思太少。不要讓寶寶過早的和大人吃一樣的食物,大人食物的濃油赤醬,小孩子接受不了。要單獨為寶寶制作食物,少量多餐,食物多樣化,可以找?guī)讉€同齡的小伙伴一起吃,大家都會吃得更好、更有勁;
7.喂養(yǎng)不當。寶寶一歲內,食物形式需要完成從流質到完全固體的變化。一歲后還在吃流質食物,一定出現(xiàn)喂養(yǎng)困難,比如吃到塊狀食物就會卡喉嚨;
文章來自m.smpcsolutions.com網(wǎng)站
8.睡太晚,睡眠習慣不好。可能只是大人的養(yǎng)護方法不佳,那么需要調整睡眠時間,避免寶寶過度疲勞,影響進食和生長發(fā)育;
9.出現(xiàn)積食了,舌苔發(fā)白增厚還不愛吃飯。要進行推拿按摩腹部,服用健脾助消化的藥。
如果寶寶只是偶爾厭食,并沒有太大問題。如果寶寶厭食時間比較久,出現(xiàn)了消瘦、發(fā)育遲緩的問題,那么就需要到醫(yī)生那里,做生長發(fā)育的評估,和營養(yǎng)的評估。
寶寶積食了能不能給他吃點消食片之類的呢?
積食是中醫(yī)的說法,西醫(yī)的說法就是消化不良,兩者的臨床表現(xiàn)來看,都是類似的,都是胃腸功能紊亂。小寶寶生理病理有特點的,就是脾胃不足,所以他的消化吸收功能,天生一般就不怎么好。通常喂得過多過量就會導致積食,輔食添加的寶寶吃得太雜,輔食添加太快,也會容易出現(xiàn)積食。而且有些寶寶的脾雖然不足,胃卻很好,所以胃口很好,很愛吃。那么大人又喜歡塞著喂,就導致積食了。
消食片的原理是增加胃酸的分泌,進而刺激胃的消化功能。如果寶寶是脾胃虛弱導致的積食,可以服用,但是如果寶寶脾胃虛寒,則會讓寶寶脾胃更虛弱。小兒消食片雖然是中成藥,但只建議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而且寶寶小的話,消食顆粒更合適。不主張長期服用,會對胃腸造成藥物依賴性的蠕動,如無緣無故就拉肚子。同時,因為大人并不能清楚自己寶寶到底是哪種情況,所以還不如吃乳糖酶和益生菌有用。
生育幫版權文章
益生菌主要是能建立腸道正常菌群,改善胃腸功能。消化不良的寶寶,大便酸臭,腸脹氣,可能拉稀,可能便秘,補充益生菌是合適的,比如布拉氏酵母菌,鼠李糖乳桿菌,雙歧桿菌。母乳寶寶如果屬于乳糖不耐受,慢慢適應母乳后,拉得多的現(xiàn)象可以改善。要是媽媽覺得便便次數(shù)太多,刺激到了屁屁上的皮膚,也可以服用益生菌來改善。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選擇輔料里沒有乳糖、奶粉的益生菌,寶寶不會產生過敏。益生菌對胃酸很敏感,服用益生菌的時間不能在早上空腹的時候,飯中可以,飯后半小時到1個小時的效果最佳。益生菌溫度一高就失去活性,如果寶寶不愛吃,想加在奶粉中給寶寶吃的話,一定要等到沖泡好奶粉,溫度降到40°以下的時候,才可以加入益生菌。這時候的奶液滴在手腕上應該是溫熱不燙的。益生菌主要是改善胃腸狀況,如果便便正常了,就無需再服用了。所以益生菌不需要長期服用,飲食合理才是最重要的。在服用益生菌的同時,要為寶寶建立起好的飲食習慣,幫助他自身產生益生菌?!溉粢喊?三分饑與寒」,古人的醫(yī)書里已經明確表明,小兒是純陽之體,新陳代謝旺盛,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相對較多,但胃腸道的負擔也較大,日常進食量只要能滿足代謝需要,不能吃得過飽。傷食則積熱,熱則傷陰,故體內陰陽失調,病由之而生。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除了用餐定時定量之外,用餐的環(huán)境,用餐的情緒也很重要。如果寶寶自身出現(xiàn)過敏狀況,不管是乳糖不耐受,還是蛋白過敏,都需要進行積極的應對,更換適合的奶粉,同時添加益生菌,服用改善胃腸功能的藥物。有一種藥食兩用的物品,雞內金,可以消食積,健脾胃。
媽媽還可以為寶寶建立一個飲食日記,觀察記錄他的每日活動和攝入的食物,看看到底是哪種食物加重了濕疹癥狀,在家里就做好過敏原防治工作。
在面對消化不良這個問題上,媽媽要重視寶寶飲食習慣的培養(yǎng),不能一味貪圖讓寶寶吃多吃好,用餐時間也不固定,想盡辦法往寶寶嘴里塞食物。很多寶寶其實沒有什么大的問題,只要媽媽耐心、細心地喂養(yǎng),就能改變消化不良的問題。慢慢來,你會看到寶寶的變化,看到他健康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