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幫版權文章
專家建議,在6個月內的嬰兒發(fā)熱時,不宜使用退燒藥進行降溫,而應采取物理降溫的方式,如松開包被、洗溫水澡、貼退熱貼等,這些方法能夠迅速幫助孩子降低體溫。
退燒藥的使用有嚴格的限制,僅在體溫達到或超過38.5℃時才有必要使用。而當體溫低于此閾值時,建議家長采取物理降溫的方式。目前,我國兒童常用的退燒藥主要有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一般情況下,連續(xù)使用退燒藥不應超過3天,如果孩子連續(xù)服用3天后,但病情并未明顯好轉,那么就應該盡快就醫(yī)。
抗生素的使用也需要謹慎,只有在疾病的急性期才需要使用,并且需要用滿整個療程,通常是5-7天。如果孩子病情好轉,家長不應擅自停止使用抗生素。如果抗生素使用不徹底,殘留的細菌可能會產(chǎn)生對該抗生素的耐藥性,導致未來治療困難。
關于咳嗽藥的使用,家長需要明白,“咳嗽藥”實際上分為兩類,一類是止咳藥,也稱為鎮(zhèn)咳藥,一類是祛痰藥。這兩類藥物分別用于不同的病情,因此不宜一起服用。祛痰藥的主要作用是稀釋或液化體內引起的充血分泌物,如痰,而止咳藥的作用是阻止身體產(chǎn)生咳嗽的欲望。如果同時使用祛痰藥和止咳藥,可能會導致痰液阻塞在呼吸道內,從而為病原體的繁殖提供條件,影響病情的控制。然而,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劇烈無痰的咳嗽,需要同時使用止咳藥和止咳藥,以減輕孩子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