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藥給生病的寶寶,對于家長來說,常常是頭疼的事情。尤其是對于中藥,許多孩子患病后,他們往往不愿意服用。即使家長成功地喂服了中藥,他們也會立即嘔吐出來,即使家長用各種方式強迫他們服用,也無濟于事。為此,家長們常常感到困惑和無助。
然而,實際上,只要我們能夠根據(jù)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采用合適的方法來喂藥,我們往往能夠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那么,給小兒喂中藥有什么訣竅呢?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不同時期的不同喂藥方法。對于新生兒來說,他們的吮吸能力和吞咽動作都比較慢,因此,在給他們喂藥時,我們需要特別耐心和細致。我們可以選擇將中藥煎劑放在奶瓶里,讓患兒自己吮吸乳膠奶頭,這樣一般都能夠順利地服用藥物。對于早產兒來說,他們吞咽反射較差,我們可以用滴管將中藥慢慢地滴入患兒口中,待第一管藥咽下后再滴第二管。同時,在喂藥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多觀察嬰兒的面色和呼吸,以防止發(fā)生窒息。
近年來,有一種方法,就是用塑料軟管代替小藥杯來喂藥。這種方法非常方便,只要將藥液吸滿藥液后,將管口放在患兒口腔頰黏膜和臼齒間,然后慢慢地擠滴藥液,也是一種非常好的喂藥方法。
對于嬰幼兒期和學齡前期和學齡期的孩子,他們的味覺比較敏感,尤其是對于苦味藥,他們往往不愿意服用。因此,在給他們喂藥時,我們需要注意他們的情緒,盡量讓他們自覺地服用藥物。我們可以用勸說、誘導和鼓勵的方式來讓他們服用藥物,千萬不可粗暴地強迫他們,這樣可能會引起他們的抗拒情緒。
最后,我想強調的是,在給寶寶喂藥時,我們需要遵循四大原則。首先,我們需要使用“濃煎”的方法,而不是“久煎”。因為久煎可能會造成部分中藥失效或者增加副作用。其次,我們需要注意煎藥量。藥只要喝夠量就行了,多喝對病情也沒多大幫助。然后,我們需要根據(jù)孩子的體溫來決定是否加糖。對于有熱證的孩子,藥物中最好不要加糖,以免加重病情。最后,我們可以使用生姜來止吐,但喂藥應在兩餐之間進行,以有利于藥物的吸收,也不容易刺激胃黏膜而造成吐藥。
生育幫版權文章
總之,我們需要根據(jù)孩子的成長階段,采用合適的方法來喂藥,同時,我們還需要遵循一些原則,這樣才能夠有效地給寶寶喂藥。
文章來源m.smpcsolutions.com網(wǎng)站
文章來自m.smpcsolutions.com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