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奶粉看似是件簡單的事情,但實則需要掌握的要點非常多。例如,沖奶粉用水、水溫、配比、步驟等都需要家長們掌握,這樣才能為寶寶沖調出營養(yǎng)健康的奶水。接下來,我們將為大家介紹沖泡奶粉的正確方法,讓大家安全地沖泡奶粉。
沖泡奶粉的正確方法如下:
1. 每次給寶寶沖奶粉前,一定要做好清潔工作,消毒工作包括雙手消毒和奶具消毒。由于奶具每個部位的材質不同,耐高溫的程度也不同。奶瓶多是玻璃制品,在沸水中煮10分鐘,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消毒效果。奶嘴、奶瓶蓋、奶圈屬于硅膠材質,耐高溫較差,一般在沸水中煮5分鐘即可。最后,將消毒好的奶瓶放在陰涼處晾干,備用。
2. 將水煮沸后,冷卻至40度左右備用,具體多少溫度不同的奶粉可能略有差別,一般含有益生菌的奶粉要求溫度會略低一些(推薦大家使用泡奶神器——恒溫器,可將煮沸后的水固定在某一溫度,避免水燒開后等待冷卻的時間長,以及自己評估的溫度不夠準確)。
3. 參考喂哺表的建議,先倒入水,再用專用量匙加入奶粉,每桶奶粉都是帶有奶粉勺的,媽媽使用這個奶粉勺取得奶粉量才是剛好合適的。因為不同品牌的奶粉,附贈的奶粉勺的容量也不同,一定不要混用。用勺取奶粉時,奶粉與勺子的高度齊平即可,不能過多或過少。
4. 當奶粉和水都加入到奶瓶后,把奶瓶蓋擰緊,然后順時針(逆時針)搖晃奶瓶。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上下?lián)u晃瓶身,否則會產生很多的氣泡。寶寶喝了容易脹肚。
5. 奶粉攪拌均勻后,媽媽把奶瓶倒放,在手腕處滴幾滴奶,檢查奶溫是否合適。奶嘴的流速也很重要,流速太快,寶寶容易嗆奶。流速太慢,寶寶吃起來費力,還會吸入大量空氣。沖調奶粉的常見誤區(qū)有:
- 用沸水沖嬰兒奶粉。按照我們平常的習慣,水果味沖劑、豆?jié){粉等速溶飲品都是用沸水沖泡,這是因為高溫能加速溶解,使沖調變得簡單又快速。于是有些父母也理所當然地認為這同樣適用于嬰兒奶粉,甚至覺得這樣做有殺菌功效,有益于寶寶的健康。但這樣做不可取,沖泡嬰兒奶粉切忌用開水。嬰幼兒配方奶粉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還添加了許多營養(yǎng)素,比如維生素A、D、鈣和鐵等。高溫會使乳清蛋白結塊,不利于營養(yǎng)的吸收。除此之外,它還會破壞維生素,使營養(yǎng)價值降低,若奶粉中含有免疫活性物質,則物質的活性也會被破壞。
- 先加奶粉后加水。平常家長們沖調飲品時會先倒沖劑再倒水。但對于嬰幼兒配方奶粉,應該采用與之相反的順序,先注水再添加奶粉。一款奶粉產品有其特定的適宜比例,若是先添加奶粉再注水至固定刻度,這樣調出來的奶液會變濃。而寶寶的胃腸道和腎臟功能并不完善,消化功能和排泄功能會因此承受較大壓力,造成消化不良。
- 奶粉沖得太濃。每款產品的包裝上都會明確標出適宜的沖調比例,形式多為“Xml的溫水加x勺奶粉”,且沖泡時需用本產品原配的量勺。但有些家長覺得按照比例調出來的奶液不夠濃,孩子喝了容易餓,于是擅自改變比例,將奶液的濃度調得很高,而孩子喝了這樣的奶液易引起上火、便秘。若情況嚴重時會令腦部的毛細血管受到壓力而破裂出血,不利于孩子的智力發(fā)展。導致這種現象的源頭是鈉離子,若缺乏足夠的水將其稀釋,就會使血管壁壓力上升,毛細血管承受不住壓力便會破裂出血。
- 用礦泉水沖奶粉。有些父母在用水方面太過講究,選擇了礦泉水或是純凈水,其實這兩種水并不適合用來沖泡奶粉。礦泉水雖然含有豐富的礦物質,但其中磷酸鹽和磷酸三鈣太多,孩子腸胃功能發(fā)育并不成熟,長期飲用的話會導致消化不良或是便秘。純凈水經過工業(yè)程序的處理后,達到了無污染無雜質的要求,但這些工序同時也去除掉了人體所需的一些礦物質。人體可吸收水中九成的鈣元素,甚至更多,若長期飲用不含無機鹽的純凈水來沖泡奶粉的話,孩子會缺乏礦物質,不利于身體發(fā)育。
- 大力攪拌或搖晃奶瓶。在沖泡奶粉過程中,注完水之后需要搖勻,但許多家長并不了解正確的搖勻方式。為了使奶粉快速且均勻地溶解,家長們通常會往上下左右各種方向搖晃瓶身,且十分用力,搖勻后就會發(fā)現奶液中有許多氣泡,孩子喝了之后就會不停地打嗝。正確的方式是握住瓶身的中上部,朝一個方向晃動,維持在一個水平面上旋轉,搖勻過程中要注意力道不能太猛,速度不宜過快。
總之,沖泡奶粉需要家長們做好以上5個步驟,確保寶寶喝到營養(yǎng)健康的奶水。同時,要注意避免常見的沖泡誤區(qū),如用沸水沖奶粉、先加奶粉后加水、奶粉沖得太濃等。只有掌握正確的沖泡方法,才能為寶寶提供更好的營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