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容易養(yǎng)娃難,你家孩子給誰帶?

2015-04-20 新聞 527人瀏覽
導語

現(xiàn)在的媽媽跟父輩已經(jīng)不一樣了,她們?nèi)ド习?,有自己的事業(yè),努力在家庭和工作中尋找平衡點,是很給力的媽媽。可是,大多數(shù)媽媽都是從事朝九晚六的工作呢,在白天這段時間,孩子要給誰帶,成了她們最大的煩惱。而且考慮到上班媽媽能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少之又少,媽媽們又有的煩了。孩子應該給誰帶呢?保姆、爺爺奶奶、鄰居,還是干脆自己帶,眾說紛紜。

?

保姆帶孩子有好處

孩子與保姆,非常特別的一對組合,他們不是親人,但是熟絡以后,可以和親人一般親密。都不知道,有多少寶寶,因為保姆要走,流了許多眼淚呢。另一方面,也有不稱職的保姆,不僅連最基本的護理不能做好,還要欺負我們的寶寶,真是糟透了。

盡管如此,還是有許多白領媽媽選擇讓保姆在白天幫忙帶小孩。

保姆帶好處

1.保姆帶孩子,能夠為寶寶提供一對一的看護,這和父母看孩子的方式差不多,而且寶寶也容易和保姆建立感情,其實可以讓寶寶學會如何和除了家人以外的人接觸,培養(yǎng)他們的早期社交能力。

2.保姆帶孩子能解放媽媽,媽媽上班安心,寶寶也能夠適應媽媽不在家的日子。

3.一位和藹可親的保姆常常會成為家庭的一員,即使離開之后,仍會和孩子保持聯(lián)系,而且他們對小孩的影響是持久深遠的,特別是培養(yǎng)一些好習慣、學習等等。

現(xiàn)在很多保姆都會從所在的家政公司或保姆公司接受某種形式的培訓,并獲得資格證書。目前,中國的一些省市還推出了保姆職業(yè)標準(如月嫂證書或育嬰師證書),為保姆劃分了不同等級。你在雇傭保姆時,可以根據(jù)當?shù)氐囊?guī)定,查看她的所有身份證明與資格證明,可以讓媽媽確保找的保姆安全、稱職。

保姆帶壞處

1.請保姆需要花錢,意味著家庭需要增加一份新的支出,如果是住家的保姆,爸爸媽媽還要還需要擔負保姆的吃住費用。

2.家里人和保姆的相處需要磨合期,有時候可能會有摩擦,要相處愉快需要互相包容,但這不是說做到就能做到。

3.目前社會對保姆以及相關的家政公司還缺乏正式的監(jiān)管機構和監(jiān)管程序,萬一你與保姆之間出現(xiàn)問題,會很難找到很好的解決方式。

4.保姆和孩子單獨待在家里,不利于你了解細節(jié),無法確定是否會發(fā)生什么讓你不放心的事情。

Tips:好保姆太少,要想找到合適的保姆,需要運氣和耐心。爸爸媽媽確定雇傭保姆之后,一定要記住簽訂雇傭合同,并明確雙方的責任。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既然媽媽沒空,那媽媽的媽媽就上了。奶奶爺爺外婆外公,雖然上了年紀,但是畢竟把寶寶的爸爸媽媽養(yǎng)得活潑亂跳的,那么他們對養(yǎng)好小孩的小孩也是自信十足。

老人家?guī)Ш锰?/p>

1.老人家?guī)『?,可以讓小朋友接觸更多人,對于那些容易害羞的小孩更有好處,因為與爺爺奶奶的接觸給他們提供了一個鍛煉的機會,同時爺爺奶奶會經(jīng)常鼓勵他們?nèi)フJ識小朋友。

2.爺爺奶奶都特別喜歡和孫子孫女講話,喜歡去逗他們,這可以更好地促進寶貝的語言和社會能力的發(fā)展,并且他們還可以得到更多的愛撫,要知道,愛撫猶如精神養(yǎng)分,有助于孩子智商與情商發(fā)展,愛,讓寶寶更加聰明哦。

3.比起年輕的父母,老人照看孩子更有經(jīng)驗,也更有耐心,對孩子的體格和智能發(fā)育有著較好的刺激作用。

4.年輕的父母們往往處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環(huán)境,很容易將工作當中那種緊張的情緒帶回家,而多數(shù)老人家的心態(tài)相對比較平和,加上老年人具有兒童似的心理,這就使得他們特別喜歡寶寶,也更容易融入小寶寶們的游戲,跟寶寶建立比較融洽的關系,為他們實施正確的教育提供了非常輕松和諧的心理基礎。

老人帶壞處

1.老人容易溺愛和放縱孩子,許多老人家常會存在著一種補償心理,將自己年輕時無法給予子女的生活照顧,全數(shù)轉移投射在孫子女身上。而這種寵愛往往很容易變成毫無原則的遷就和溺愛,這容易導致寶寶過于“自我中心”,影響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

2.老人容易會幫寶寶包辦一些事情,不讓寶寶自己動手做,比如不厭其煩地幫寶寶收拾撒了一地的玩具、寶寶會走了還抱著寶寶上下樓梯、吃飯時一口一口喂,有時還追著喂……這樣不易發(fā)展孩子的獨立能力,使他們一遇到困難就失去信心,只會叫喊著等別人來幫忙,不會嘗試、鍛煉,只有哭鬧和發(fā)脾氣。

3.另外,老人易受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教育及養(yǎng)育觀念相對滯后,他們希望孩子乖巧、聽話,不善于運用科學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引導孩子。對于孩子因好奇心而出現(xiàn)的“搗亂”、“破壞”等具有冒險和創(chuàng)新性的探究行為,總是急著加以阻止,這樣容易泯滅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險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容易使孩子難以形成友好交往和優(yōu)良品質(zhì)(如謙讓、愛勞動)。

父母自己帶孩子好處多

這個時候,大多數(shù)爸爸媽媽正處于三十歲,是事業(yè)上升時期,每天為了奮斗、為了自己的夢想,忙啊忙啊,結果擠出一點時間照顧寶寶、跟寶寶交流成了最奢侈的事情。不過,還是有不少媽媽認為,這個時候是寶寶成長的關鍵期,寧愿放棄工作,也要全身心地照看寶寶,有些爸爸更是當起了全職奶爸。

對于這種情況,心理專家和育兒專家絕對會舉雙手雙腳贊成:父母對于孩子身心成長的意義比人們想象的重要得多――如果能更多地參與孩子的培育,對孩子也是一種更持久的幸福。

自個兒帶娃好處多

1.爸爸媽媽自己帶孩子能增加相互的了解,有利于孩子成長。如今的孩子不僅接受新鮮事物快,而且更渴望被人理解。例如,有些寶寶剛會說話就開始模仿一切他感興趣的東西了,這是好事,也是壞事,通過細心觀察,媽媽可以告訴他該學什么、怎樣去學。如果小孩跟媽媽爭論,媽媽可以跟他們講解,這樣,小孩有心里話愿意跟媽媽講,極大增進親子感情。

2.自己帶孩子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爸爸媽媽有固定的作息時間,小孩也容易養(yǎng)成好習慣:小孩上幼兒園、吃飯、游戲、午休都有合理安排,不僅培養(yǎng)了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且學會了與人交往、親情友愛;小朋友不僅擁有健康的體質(zhì),還杜絕了晚睡晚起與偏食的壞毛病。

3.父母自己帶孩子在孩子個性心理發(fā)展上有著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母親與孩子近10個月的共生生活造就了彼此心理上的無比親密,“母子連心”,這是父親和任何看護人都無法取代的:只有母親能本能地覺察孩子的需要和面臨的危險;只有母親才能本能地給孩子安全感和滿足,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尤其需要母親不間斷地關懷。

而一歲半之后,父親的作用又在于引導孩子獨立探索外部世界,形成獨立安全感。所以,不管你現(xiàn)在采用的是何種撫養(yǎng)方式,都應該更多地參與孩子的身心成長和教育。

兩代人育兒觀念對比

各位媽媽不信嗎?那就看看兩代人的育兒大PK

情景:孩子要喝水

奶奶:好!杯子放得那么高,你自己拿不到,來,奶奶幫你倒上水,現(xiàn)在還太燙,我來吹一下再喝。你別碰杯子,奶奶喂你……

媽媽:杯子放在柜子里,自己去取吧!嗯,開水要倒在涼杯里過一陣子再喝,真聰明。來,媽媽也口渴了,再給媽媽倒一杯水來。好,謝謝寶寶,我們的寶寶真棒!

在奶奶的過渡關愛下,容易使小孩依賴性變強,處處都不想自己動手,自己解決問題,且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不會關心別人。

而媽媽的教育方式,讓孩子不但學會自己取杯子喝水,還能為媽媽倒水喝。這樣就培養(yǎng)了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為他人著想,避免自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