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的重要性勿庸置疑,身為父母,最重要的是做好新生兒的日常觀察和清潔護理。
**日常觀察
新生兒臍帶在正常情況下于出生后3~7天脫落,脫落的時間早晚因不同的結(jié)扎方法稍有差別。在臍帶脫落前,臍部易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為了保護臍部,醫(yī)護人員往往將臍部敷上紗布。紗布應該在生后12~24小時去除,如包扎的時間過長,紗布容易被新生兒的大小便污染,給細菌在臍部生長繁殖創(chuàng)造條件。所以,臍部的紗布去除后,新爸媽們要細心觀察臍帶,如果發(fā)現(xiàn)下面幾種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
**1.臍周皮膚紅腫
臍帶剛剛脫落的1~2天之內(nèi),臍窩看起來有點濕潤,而周圍的皮膚正常,并且上邊的分泌物看起來有點像黃黃的凝狀果凍,沒有膿液沒有臭味,這時候都是正?,F(xiàn)象。
如果2天以后臍部還沒有變干燥,而且皮膚紅紅腫腫,這就是臍炎的征兆了,要趕緊上醫(yī)院看醫(yī)生。且不可自己買一些紅藍藥水或消炎水自行處理。
***2.臍窩滲液
臍帶自然脫落后,臍窩會有些潮濕并有少許米湯樣液體滲出,這是臍帶脫落的表面還未完全被上皮細胞覆蓋,肉芽組織里的液體滲出所致??捎?5%酒精擦凈,一般一天1~2次即可,2~3天后臍窩就會干燥。
***3.臍窩膿液
新生兒臍窩里經(jīng)常有分泌物,分泌物干燥后能使臍窩和臍帶的根部發(fā)生粘連,這時臍帶表面看起來很干凈,其實臍窩里可能積有膿液。有的母親不敢觸動臍帶根部,僅在臍帶表面擦拭,其實起不到消毒的作用。
正確的消毒方法是在每天洗澡之后用棉簽沾上75%酒精,一只手提起臍帶的結(jié)扎線,另一只手用酒精棉簽仔細分離臍窩和臍帶根部的粘連部分,周邊都分離開后,換新的酒精棉簽從臍窩中心向外轉(zhuǎn)圈擦拭,擦拭干凈后再把提過的結(jié)扎線涂上酒精。
有些新生兒出生一周后臍帶還未脫落,部分原因就是臍帶和臍窩粘連所致。用上述方法處理臍帶,則能加速臍帶的脫落。
***4.臍帶出血
臍帶出血一般是由于臍帶結(jié)扎不緊、或結(jié)扎用的絲線太粗引起;另外,有時臍帶脫落時也會出血,這是因臍帶根部細小血管被損傷所致,一般出血量不多。
出現(xiàn)臍帶出血情況時,家人可用酒精仔細消毒臍帶及周圍皮膚,再用酒精浸泡過的細絲線結(jié)扎。結(jié)扎后用棉簽沾上碘酒消毒臍帶斷端。
***5.臍帶污染
臍帶脫落前或剛脫落臍窩還未干燥時,應保證臍帶和臍窩的干燥,即將脫落的臍帶是一種壞死組織,為細菌的良好培養(yǎng)基。因此臍帶一旦被水浸濕和尿液污染,馬上應用干棉球擦干,然后用碘酒及酒精棉簽消毒。
***6.臍部突出
有的新生兒可見到臍部突出,用手輕輕按壓則變平,有時能聽到氣過水聲(氣體通過腸管內(nèi)液體時所產(chǎn)生的聲音)。當新生兒咳嗽、哭鬧時更明顯,這種現(xiàn)象在醫(yī)學上稱為臍疝。臍疝的發(fā)生與新生兒臍部的肌肉和鞘膜發(fā)育不良有關(guān),當腹內(nèi)壓增高時,腹腔內(nèi)容物,主要是小腸連同腹膜一起突到皮下組織中,形成了臍部突出物。
如果臍疝不大,隨著嬰兒肌肉的發(fā)育,多數(shù)在1歲內(nèi)自行痊愈,不需特殊處理。如果臍環(huán)直徑在2厘米以上,首先應盡量減少嬰兒哭鬧,因為大聲哭鬧能使臍環(huán)不斷擴大,影響臍疝的愈合。
如果無效可用一條寬5~6厘米、長10~15厘米的膠布,將臍疝復位后拉緊皮膚后粘貼到臍疝的兩側(cè),以減少疝內(nèi)容物的突出及對臍環(huán)的擴張,有利于臍疝的修復。若3個月后仍無效,應放棄這種療法,及時請醫(yī)生診治。
**臍帶清潔
很多新爸新媽擔心自己幫寶寶清洗臍帶,容易出現(xiàn)臍帶感染,都不太敢清潔。其實新爸媽們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臍帶清潔方法,就能夠像醫(yī)院醫(yī)護人員那樣為寶寶做好臍帶護理。
首先,在幫寶寶清潔前,用清水洗干凈雙手,尤其是指縫間隱藏的污垢。將75%酒精倒在兩支待用的棉花棒上,直至棉花棒滲滿酒精為止。
然后,掀起臍帶,用棉花棒清潔臍帶下的部位,持棉花棒的手勢應與肚臍成45度角(方便拭抹),并順同一方向圍繞肚臍抹一圈。
接著,換上另一支干凈棉花棒,由臍帶底部順同一方向抹一圈。
最后,清潔完畢,幫寶寶穿紙尿片時,要注意松緊適宜,不能包得過緊,避免壓緊寶寶的肚子;也不能包得過松,避免漏尿弄污肚臍。
小貼士:
1.清潔臍帶時,別將75%酒精涂抹至其他皮膚,避免刺激寶寶幼嫩的皮膚。
2.棉花棒棒身幼長,較容易清潔污垢,效果比棉花球為佳。
3.不要將棉花棒來回揩拭肚臍,避免將污垢再帶至已清潔的位置。
4.寶寶出生后2~3星期,臍帶干透后會自動脫落;臍帶脫落后一至兩日可繼續(xù)用75%酒精清潔肚臍。
5.每天清潔肚臍一次已足夠,若尿濕弄污肚臍,可再用75%酒精清潔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