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宮頸炎的方法 小偏方為你解決煩惱

2016-06-16 親子百科 883人瀏覽

宮頸炎是很多女性常見的疾病,他影響這女性的身體健康和受孕情況,治療宮頸炎成為必須,一些小偏方就能成為治療宮頸炎的方法。

宮頸炎是常見的婦科炎癥,宮頸炎分急性和慢性兩種,那么慢性宮頸炎如何治療?

慢性宮頸炎

1.中藥治療

(1)濕熱下注表現(xiàn):帶下量多,色黃白或為膿性,或帶血絲。性交痛或性交后陰道出血。腰酸墜脹,腹脹下墜,或有小便頻數(shù)疼痛、陰癢,口苦咽干。舌紅苔黃膩,脈弦滑。中成藥:①婦炎平膠囊,每次4~6丸,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②子宮丸,每次9克,每日3次,飯后溫開水送服。

(2)脾腎虧虛表現(xiàn):帶下量多清稀,綿綿不斷,食少神疲,腰膝酸軟,面色無華,或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或膩,脈濡緩。中成藥:①止帶丸,每次3~6克,每日2~3次,飯后溫開水送服。②茸坤丸,每次6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2.食療方法

(1)扁豆花9克,椿白皮12克,均用紗布包好后,加水200亳升,煎取150毫升,分次飲用一般1周取效。

(2)新蠶砂30克(布包),苡米30克,放瓦鍋內(nèi)加水適量煎服,每天1次,連服5~7天。

(3)鹿茸6克,白果仁30,淮山藥30克,豬膀胱1具。先將豬膀胱洗凈,將諸藥搗碎,裝入豬膀胱內(nèi),扎緊膀胱口,文火(小火)燉至爛熟,入食鹽少許調(diào)味,藥、肉、湯同服食。(4)杜仲30克(布包),粳米30~60克,同煮為粥,去藥渣,食粥。每天1劑,連食7~8劑。

3.自我療法

(1)先把手掌搓熱,然后用手掌向下推摩小腹部數(shù)次,再用手掌按摩大腿內(nèi)側數(shù)次,痛點部位多施手法,以有熱感為度。最后用手掌揉腰骶部數(shù)次后,改用搓法2~3分鐘,使熱感傳至小腹部。

(2)敷貼:①苦參栓,每粒重1.2克,每晚1粒,塞入陰道深處。②婦寧栓,每粒重1.6克。睡前沖洗陰道,將婦寧栓一枚送入陰道深部,而后用核桃大小的無菌棉球送入陰道口,以防藥液外流。以上方法適用于白帶粘稠,色黃者。③枯礬3克,蛇床子6克,共研細末,用蠟調(diào)和成丸,如彈子大小,以消毒紗布包裹塞入陰道,每天1換,至愈。用于白帶量多清稀,久治不愈者。

(3)熏洗:蛇床子30克,苦參30克,枯礬15克,黃柏10克,水煎,先熏洗后坐浴陰部,適用于白帶粘稠,色黃者。

4.生活調(diào)護

治療后2~3天,陰道會有較多量的血性樣或黃水樣分泌物排出,常需應用衛(wèi)生巾,一般3周左右停止。陰道分泌物過多,刺激外陰局部不適時,可用溫水或1∶5000高錳酸鉀液清洗外陰,早晚各一次。平時要穿著全棉織品的內(nèi)褲,勤換洗以保持外陰清潔。暫禁房事1~2個月。勿進游泳池游泳。[page]

治療慢性宮頸炎的小偏方

偏方一、糯米小米粥

小米或糯米粥都可以。糯米小米粥都能很好的幫助治療宮頸炎哦。效果還不錯,可以試試。在此,提醒大家:如果血糖高的人就不太適合吃糯米粥,小米粥養(yǎng)胃去濕,此方對慢性宮頸炎尤其管用。

偏方二、中藥治腎虛型宮頸炎

配方:熟地12克,山萸肉10克,山藥10克,澤瀉10克,茯苓12克,丹皮10克,知母10克,黃柏10克,枸杞子12克。若帶下量多,加芡實15克,烏賊骨10克固澀止帶。

偏方三、食物中藥結合治宮頸炎

將車前草、豬小肚洗凈,小肚切成小塊,加水、少量鹽,燉半小時即可,飲湯吃豬肚。每日一次,連服數(shù)日。

偏方四、用草藥熏洗

野菊花、紫花地丁、半枝蓮、絲瓜絡三十克。將幾味藥同煎,熏洗陰部,每日1次,7日為1療程。本方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帶的功效,可用于濕熱型子宮頸炎。

治妊娠感寒癥

此癥臨床表現(xiàn)有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頭痛,鼻塞聲重、流清涕、咳嗽,吐痰稀薄、色白、舌苔白,脈浮緊等。桂枝9克,杏仁6克,生姜3片,大棗4枚,日l劑,水煎服。

治妊娠咳嗽

妊娠期間咳嗽不止,消瘦,干咳嘶聲,痰中伴血,夜間煩躁潮熱,自汗盜汗,溺黃便稀,舌紅,苔薄少津。杏仁6克,柴胡6克,白茯苓6克,沙參6克,白芍6克,半夏6克,甘草6克,浮小麥6克,紅棗5克,枇杷葉2克,白茅根10克,玉竹6克。日l劑,水煎服。

治妊娠便秘

甜杏仁10克,黑芝麻60克,核桃仁10克。共搗爛,蒸熟,調(diào)紅糖服食。

治滴蟲性陰道炎

杏仁20克,枯礬10克,硫黃10克,白芨粉10克。共研末,水調(diào)為丸,每晚用絹布包好l丸塞入陰道內(nèi),留一線陰道口,清晨取出,3~5晚有效。

治宮頸糜爛

杏仁、雄黃、白礬各10克,乳香、沒藥各5克,冰片1克。上藥制成粉劑。月經(jīng)干凈后第3天開始上藥,用95%乙醇涂于糜爛面上兩分鐘左右。再敷上藥粉。日1次。